首页 资讯 正文

山西灵丘水涧村驻村工作队:十年接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
体育正文 140 0

山西灵丘水涧村驻村工作队:十年接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
山西灵丘水涧村驻村工作队:十年接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
“融(róng)进去,才能干得(gàndé)好。”水涧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魏永利说,“老百姓把银行卡交给你,密码告诉你,这份信任(xìnrèn)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。” 2014年(nián)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政府办开始定点帮扶东(dōng)河南镇水涧村,十年间五批工作队15人接续奋斗,水涧村实现(shíxiàn)了华丽转身,一幅产业兴、百姓富、生态美、治理优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徐徐展现。 产业从无到有,鼓起村民(cūnmín)“钱袋子” 走进水涧村,入村主干道绿树成荫,柏油路宽阔平坦,色彩鲜艳的“网红打卡路”引人注目。村中小公园设施齐全,修缮一新(xīn)(xiūshànyīxīn)的戏台(xìtái)和小广场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,统一美化的墙绘讲述着乡村新生活。谁能想到,这里曾(céng)因资源匮乏、产业单一、环境脏乱而发展迟缓? 以前,水涧村农业生产以传统的玉米、土豆种植和家庭式养殖为主,缺乏稳定的支出产业,村民(cūnmín)增收渠道单一。如何(rúhé)破局?驻村工作队聚焦产业发展(fāzhǎn),实现“从0到1”的突破,再到更多的发展。 在驻村工作队(gōngzuòduì)的(de)(de)引领下,水涧村的蔬菜大棚、光伏电站、特色散养鸡、水涧腌菜(yāncài)、冰激凌水果萝卜等(děng)项目相继落地,并引入(yǐnrù)市场化运作模式,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,涌现出种养大户、养殖大户等。“产业多了,村民(cūnmín)富了,腰包鼓了,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。”魏永利说,2023年水涧村发展养羊户2户、养牛户1户,带领群众发展有机旱作种植500亩,增收5万元。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3583元跃升至2022年的12753.48元,增长超三倍。“以前种地(zhòngdì)靠天吃饭,勉强糊口,挣不了什么钱。现在不一样了,日子越过越红火(hónghuǒ)。”村民齐祥笑呵呵地说。 提升治理水平,“精细”档案构建(gòujiàn)和谐家园 乡村治理,贵在精细与长效。魏永利深知此理,将“精细”理念融入治理实践(shíjiàn),打造(dǎzào)了水涧村独具特色的村级档案管理体系。 魏永利说,“我们将全村细化为8个微(gèwēi)网格,党员(dǎngyuán)担任网格员,随时掌握民情、上报问题、化解矛盾、收集资料,成为治理的‘神经末梢’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更是细致入微,紧盯(jǐndīng)重点人群,建立排查台账,半月访(yuèfǎng)脱贫户、月访一般户,确保帮扶精准及时。” 同时,驻村(zhùcūn)工作队认真研读政策(zhèngcè),建立“四方预警”台账,即农户申请、干部排查、部门筛查(shāichá)、信访(xìnfǎng)舆情,精准识别监测对象。精准绘制“村情民情图”,建立全村户籍人口亲属关系表,让(ràng)走访入户事半功倍。精准掌握群众享受的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及各项补贴政策,分门别类整理归档,政策落实一目了然。 现在,大到党建、清廉村居资料,小到每户的户籍、土地、残疾(cánjí)证明(zhèngmíng)等,全村(quáncūn)常住112户均建立(jiànlì)“一户一档”,并配套建立务工、雨露计划、交通补贴等专项台账,以及土地确权证、合同等永久档案,正在成为服务村民生产生活的依据。 魏(wèi)永利说:“这套标准化档案,已成为全县学习的样板,仅一个月就(jiù)有20多个村前来取经,村民查阅复印30余次。” 为民办事服务,点滴真情(zhēnqíng)传递温暖力量 “只有真正为村民办了实事,才能让他们在关键时刻(guānjiànshíkè)想起我们。”魏永利这样(zhèyàng)说,也带领驻村工作队这样做。 驻村工作队坚持“融进去”,用“土法子”打开心扉。走街串巷备上香烟,分发给(fāgěi)聚堆聊天的乡亲,自然地坐在(zài)地上、门台上拉家常,一起干活、烧(shāo)炕、做饭、喝小米粥,甚至晚上喝顿小酒。“在村中没有一件(yījiàn)事是喝一顿酒解决不了的”,魏永利笑言,正是这份接地(jiēdì)气,让他们迅速融入了村民圈子。 驻村工作队坚持“融进去”,和乡亲们一起干活(gànhuó)(灵丘县委(xiànwěi)宣传部供图) “我们的工作不仅(bùjǐn)要写在纸上,更要做到群众(qúnzhòng)的心里去。”驻村工作队经常帮乡亲代买药品、代缴医保和(hé)养老(yǎnglǎo)、帮忙调试手机、陪同代办手续等各种小事。“工作队早已成为村里的一份(yīfèn)子,红白喜必到场。村民很信任(xìnrèn)我们,有的甚至把银行卡和密码交给工作队,代领低保金和养老金。”魏永利如是说。2023年以来,工作队帮助齐瑞、闫仲等一户多残家庭申请创业资金每户6000元,为9名学生落实“雨露计划”助学,为村民申请临时救助,用点滴(diǎndī)行动传递温暖。 “工作队就跟村里人一样(yīyàng),比我们还清楚村民情况。在村里做好事,帮助(bāngzhù)乡亲(xiāngqīn)解决困难,现在大伙儿遇到困难就找工作队。”王振瑞乐呵呵地说。 驻村(zhùcūn)工作队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(zījīn)改善民生。申请“一事一议”资金20万元(wànyuán)新建村内健身小公园;争取资金18万元硬化村内巷道(hàngdào)500米;申请树苗300余株绿化主干道(zhǔgàndào)1000米;为村民申请体育器材12套、音箱锣鼓等文娱设施;翻新文化广场,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。此外,在就业帮扶方面,累计举办技能培训1320多人次;积极协助贫困人员进京务工;争取以工代赈(yǐgōngdàizhèn)小型农田水利(nóngtiánshuǐlì)工程款35万元,修建渠道防护工程375米。(杨盘兴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(kě)通过(tōngguò)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(tóusù)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(de)行为我们(wǒmen)将追究责任。
山西灵丘水涧村驻村工作队:十年接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